Development Zone Updates

开发区动态

开发区动态

2023-11-15

​ 2025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这其中怎可少了经开区

发布时间:2023/11/15来源:经开区管委会官网
字号调整 - +

引言

近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聚力实施重点产业链提升工程 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有关情况。

加速推动一批“小而美”“小而强”

产业链做大做强

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黄新波介绍,今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意见》提出的34个工业领域相关重点产业,陕西省工信厅将围绕陕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抓好“链长制”实施。

支持围绕优势重点产业链,引导企业积极融入国家级开发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链群结合加速集聚发展。提升核心产业链竞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航空等产业链打造世界知名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促进重点产业链规模升级,推动数控机床、医药器具等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实现“千亿晋档、百亿倍增”。继续培育壮大智能终端、物联网等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产业带动性的产业链重点企业。

同时,推进钢铁深加工、白酒、富硒食品、乳制品等有产业基础、有市场份额、有发展前景的传统产业链加快转型发展。开展产品创新、技术改造、质量提升行动,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核心技术、关键工艺、生产设备实现提升,促进传统产业提级赋能。

培育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产业链,加速推动光子、氢能、无人机、传感器、增材制造等一批“小而美”“小而强”的产业链做大做强,建设全国领先的光子产业聚集区,巩固高端无人机技术领先优势,促进跨界融合,打造产业链竞争新优势、经济增长新引擎。

聚焦“小而美”“小而强”

经开区生物医药、增材制造

产业聚集区正在形成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经开区致力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经开区现有生物医疗院企100余家,涵盖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生物医药流通、医学检验、等级医疗资源等各个领域,聚集了以天隆科技、大医集团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领域链主企业,形成了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创新链。

增材制造产业

在经开区“4+4+4”产业体系中,增材制造占据重要版图。在原材料方面,有西部超导、西部材料等特种钛合金、高温合金生产企业,粉末制备方面有欧中科技等粉末生产企业,粉末打印方面有西安赛隆等打印制造及服务企业,检测服务及最终应用方面有汉唐检测等企业,形成了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代表的增材制造技术产业集群。

遴选“陕西工业精品”361项

“特别注重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要素保障,保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黄新波说,针对产业链发展的短板弱项,累计组织开发省级重点新产品4659项,遴选“陕西工业精品”361项。

在介绍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发展时,他说,到三季度末,全省13家“工信贷”合作银行为省内白名单企业发放贷款136.49亿元,平均利率3.58%。组织实施“十行千亿惠万企”融资专项行动,每年引导不少于20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不断增加信贷投放,到三季度末,各合作银行信贷投放共计2146.28亿元。

他表示,下一步,陕西省工信厅将持续在创新中寻求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探索“四链融合”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不断拓展产业链合作开放,推进强链补链延链走深走实。

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导向

经开区一体化推进“放管服”改革

和营商环境建设

以更好营商环境

留住企业、满意群众

制定印发《引领万亿工业走廊“2+N+1”政策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十六条”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十条措施》等文件,“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扶持政策,为企业送信心、送服务;

优化“周末不打烊”服务,累计推出157项“不打烊”事项,通过随时办、网上办、帮代办等形式,解决企业“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等难题,更好满足群众企业办事需求;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在更大范围实现“掌上办”“自助办”“智能办”,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

强化龙头企业带动

优化光伏产业布局

对于在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发展上采取的措施,陕西省工信厅电子信息处处长惠军鹏表示,将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体系建设,优化全省光伏产业布局。

在多晶硅材料方面,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建设高纯度、低能耗、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体系,引导形成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生产能力。

在硅片、电池及组件方面,围绕长寿命、高安全光伏组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支持新型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达产达效,带动上下游产能释放和有序扩产。

在辅材及设备方面,支持相关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做精做强配套产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强化龙头带动作用

优化光伏产业布局

经开区正朝着

未来能源“千亿产业”迈进

在龙头企业项目的带领下,经开区已形成以隆基乐叶及其关联企业为核心的高效单晶光伏电池、组件及应用集成产业链,以正泰、钧晖、众森、龙腾、祺创、瑟福、光德、碧瑞祥为骨干的光伏电站投资、设备生产、光伏产业跨境贸易及物流服务产业链,正致力于打造集关键设备、电池、逆变、储能等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基地,并逐渐发展成为西部光伏产业聚集的引领区。

力争到2025年

汽车产量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陕西新能源汽车数据尤为亮眼。今年1-9月份,全省汽车产量达到101.4万辆,同比增长35.8%,其中,全省新能源汽车、重卡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2.1%、38.1%。

对于下一步如何持续激发产业链发展潜力和增长动力,陕西省工信厅汽车工业处副处长杜军国说,今年1-9月,我省汽车产量仍保持月均12万辆、增速30%的高位运行,势头依然强劲。下一步,将不断提升服务保障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切实抓好整车“链主”企业服务,深挖现有产业发展潜力,稳住增长基本盘。

加大招商力度,突出整车集群带动效应,做大集群规模效益。持续巩固新能源汽车领先优势,促进智能网联技术与新能源汽车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抢占发展先机,形成新的领先优势。

突出汽车项目产业支撑作用,强化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保障,全力推动汽车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力争到2025年,我省汽车产量再上新台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0亿元,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为特色,享誉国际的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

“龙头”引领,“链主”牵引

经开区汽车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未来汽车“千亿产业”集群

正在加速形成

经开区已形成以陕汽、西安吉利为龙头的商用汽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产业,以康明斯发动机、德仕零部件、中集专用车等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具备了60万辆整车的产能,聚集了汽车零部件、内饰件配套企业40余家,产值规模756亿元。

部分文字来源:西安发布